学院代码:12623 招生批次:本科批
学院概况

学院动态

探寻传统智慧,点亮生活之光|华珠人文学院陈涵平教授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智慧”主题讲座

  • 时间: 2025-03-28
  • 作者: 人文学院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陈涵平教授在20B-101开展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智慧”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旨在加深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激发大家对智慧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人文学院院长陈军、院长助理蔡瑜清、5名青年教师及200余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共同参加此次讲座,讲座由蔡瑜清院长助理主持。

讲座伊始,蔡瑜清院长助理隆重介绍了陈涵平教授。陈教授是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教育学会国学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广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基地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2项。

陈涵平教授从“是什么”和“为什么”两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解读。首先,他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几个关键词,包括文化、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文化在中国古代意为 “文治教化”,如今我们讲的文化自信主要侧重于精神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对个人成长、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意义非凡。

接着,陈教授深入探讨了人生为何需要智慧。他指出,我们如今已步入智慧时代,个体智慧需紧跟时代步伐。他详细阐释了“智慧”的内涵,认为智慧是智力与慧心的结合,智慧不仅在于思维敏捷、能力高超,更在于胸怀通达、处世圆融,而“智慧人”则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陈教授还强调,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并不必然让人类变得更加智慧,有时还会使人类“异化”,这就需要传统文化这一“对症药”。

随后,陈教授详细解读了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生活智慧。他以《论语》为例,讲述孔子关于修己安人、见贤思齐、改过迁善、心存敬畏和推己及人的智慧,鼓励同学们通过自我反省提升修养,以他人为鉴完善自我。在《孟子》中,他提到苦养重生、挫折教育,化育“善端”、人格教育以及居安忧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同学们在挫折中成长,坚守正义,拒绝“躺平”。道家的生活智慧则包括顺应自然、返朴归真,重生轻物、淡泊名利等哲学思想,倡导同学们顺应规律,珍重生命,低调做人。此外,他还分享了《易经》中的自强不息、与时偕行、执中守正的生活智慧,以及《中庸》中的慎独自修、忠恕宽容、从容中道的原则。

讲座尾声,陈涵平教授总结中国古人智慧,涵盖养生、处世、行事等多个方面,并分享了儒家“拿得起”、道家“想得开”、佛家“放得下”的人生境界,以及“以儒做人、以道养生、以禅养心、以墨尽责、以法为基、以兵入市”的生活理念,呼吁同学们从国学中汲取精华,从经典中寻找智慧。

最后,蔡瑜清院长助理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她指出,陈教授的讲座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智慧,让在场的师生受益匪浅。她号召同学们将这些智慧运用到生活、学习、工作中来,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家会将这些智慧融入到自己的实践中,努力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担当、有情怀的人。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联系方式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洞路168号

邮编:510900

电话:020-87979913    传真: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020-87979913 邮箱:zjxybgs@scauzj.edu.cn

招生电话:020-87983820;020-87979603;020-87975122; 020-37983879;020-87976783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30 17: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