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代码:12623 招生批次:本科批
学院概况

学院动态

实践教学 | 华珠人文学子赴广州从化四中开展本学期第3期实践教学

  • 时间: 2025-03-27
  • 作者: 人文学院

热爱如炬,照亮岁月漫长之路,义教的步伐始终坚定而温暖。2025年3月21日,在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人文学院传统文化研究社怀揣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责,走进了从化四中的校园,开展了本学期第3期实践教学活动。

从茶艺到武术,从书法到博弈,八堂课以多元形式将传统文化“活化”于课堂。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触摸历史脉络,在艺术表达中感悟文化基因。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接力,让传统之美扎根心田,生生不息。

工艺组通过三张彩纸折叠组装,化作旋转的陀螺。学生在拆解步骤中掌握底盘、中腰与手柄的组合逻辑,课后比拼谁的陀螺转得更久。折纸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几何与力学的启蒙,传统技艺的趣味性与科学性在此交融。

武术组通过三角弹劈与换棍斜劈的连招教学,强调安全与流畅并重。学生在口令引导下反复练习,从生涩到连贯,双节棍的舞动化作攻防一体的艺术。武术不仅是体能的锤炼,更蕴含“环环相扣”的人生哲理,教会学生以坚韧与专注面对挑战。

棋艺组通过弃子取势、兑子控局,战术解析与经典对局复盘让学生窥见象棋中局的博弈玄机。课堂如战场,每一步落子皆是智慧的交锋。象棋教学不仅培养战略思维,更传递了“谋定而后动”的东方智慧,让传统文化在棋盘上焕发生机。

茶艺组以信阳毛尖、安溪铁观音等四种名茶为核心,通过互动问答、视频解析与冲泡实践,带领学生深入探索茶叶的独特风味与制作工艺。课堂中,学生不仅辨识了不同茶类的形色香韵,还亲手体验了茶具选择与冲泡技巧。茶文化的浸润不仅让学生品味到千年茶香,更在举手投足间传递了中华礼仪与生活美学的精髓。

汉服组从朝天髻到凤冠,从点茶到挂画,课堂以宋代女性配饰与文人雅趣为窗口,重现风雅宋韵。视频与实物展示中,学生惊叹于千年前的审美智慧。宋代文化的精致与诗意,跨越时空与现代对话,激发学生守护传统、创新传承的使命感。

书法组通过临摹颜体“以”“恒”二字,学生剖析笔画结构,在九宫格中校准重心与比例。挑战任务“持之以恒”的扇面创作,将书法升华为对坚持精神的礼赞。一笔一画间,学生领悟到书法不仅是技艺,更是心性的修炼,传统文化的法度与哲思跃然纸上。

阅读组在空城计与借东风的经典片段中,学生用声音诠释诸葛亮的冷静与谋略。从台词分析到情绪把控,配音实践让历史人物“声”动起来。配音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对文学经典的深度解读,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与古人“共情”,点燃对名著的热爱。

民乐组从识谱到情感表达,古筝曲《大鱼》的教学通过分段示范与技法练习,引导学生用摇指、滑音等技巧诠释乐曲的奇幻意境。课堂尾声的完整演奏展示,让悠扬琴音化为深海中的鱼群游弋。传统乐器的学习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场与音乐灵魂的对话,唤醒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与敬畏。

在朗诵组的课堂中,六一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的排练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同学们全身心投入,仿佛置身于非遗的浩瀚海洋。在诗词的抑扬顿挫中,同学们以声为笔,以情为墨,书写着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之志,抒发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与崇高敬意 。

本次义教活动不仅锻炼了传统文化研究社社员们的授课能力,更是向从化四中的同学们传播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火种。传统文化研究社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社员们砥砺前行、坚定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之责。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秉持这份热爱和责任,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联系方式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洞路168号

邮编:510900

电话:020-87979913    传真: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020-87979913 邮箱:zjxybgs@scauzj.edu.cn

招生电话:020-87983820;020-87979603;020-87975122; 020-37983879;020-87976783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30 17: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