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4日,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广东药科大学承办的首届广东省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研讨会在广东药科大学大学城校园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研讨会以“智汇课程思政,共育时代新人”为主题,围绕课程思政教学学术研究、课程思政高水平教学成果培育、数智赋能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合创新、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施等主题开展多维度讨论,旨在为全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搭建一个思想碰撞、经验交流与成果共享的高水平平台,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走深走实,助力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我校人文学院选派阚银环、何昕、吴一钰3位教师代表参加此次盛会。
开幕式上,广东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刘晟、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廖益、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姜琳分别致辞,学校副校长杨全主持开幕式。
主旨报告环节,特邀重庆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康骞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原校长汪明义教授,汕头大学副校长陈敏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姚弋霞教授,暨南大学教学名师、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谭有超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国家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陈瑜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王颖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毛国民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陈文君教师,超星泛雅集团广东分公司权中刚总经理,学校教务部部长李晓菁、中药学院教授严寒静等专家学者作报告。
从左至右:阚银环、吴一钰、何昕
本次参会,不仅让三位教师收获了丰富的学术知识,还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经验。
阚银环老师感慨道:“通过参加研讨会,我收获颇丰。首先,思政课不是增加任务,教师不应该看作负担,要转变观念,从更大的育人格局的角度思考课程思政。其次,要把价值塑造、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专业知识也是课程思政,不能丢了专业,也不能出现两张皮的现象,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不要为了课程思政而思政。‘专业课老师是行走的课程思政’,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未来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我将以此为座右铭,以陈教授为榜样,扎根教育事业,做一名积极践行课程思政的人民教师。”
吴一钰老师表示:“通过参加这次研讨会,我纠正了过去课程思政是‘加法’等思想的误区,认识到课程思政是‘方法’而不是‘加法’,同时学习了什么是我们希望培养下一代应有的‘思’,教师自身首先把‘思’解决好,才会在授课过程中自然流露,而并非是生搬硬套。尤其是人文学科更应该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弘扬岭南特色文化,展示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厚植家国情怀,鼓励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之中。”
何昕老师表示:“课程思政研讨会让我受益匪浅。各位专家老师从各自的学科专业角度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对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路径探索和优秀教育成果。专业课教师要明确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本次参会使我认识到“课程思政”应是教学观念革新带来的教学改革,不是用道德教育去点缀专业知识教学。”
本次研讨会对参会老师来说是一次思想碰撞、经验交流和成果共享的高质量教学学术盛宴。通过与专家学者们的深入交流研讨,收获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许多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人文学院将继续坚持“十个一流”的建设目标,为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添砖加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洞路168号
邮编:510900
电话:020-87979913 传真: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020-87979913 邮箱:zjxybgs@scauzj.edu.cn
招生电话:020-87983820;020-87979603;020-87975122; 020-37983879;020-87976783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粤ICP备11088286号-3